事工紀要

  • 亞洲外地勞工社會服務計劃獲環保署撥款推行「綠展外傭義工計劃」,教育公眾「源頭減廢」、「分類回收」的重要性,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,為期1.5年。
  • 基層組織發展計劃(東廬中心)完成裝修,為基層居民及勞工提供「舒筋活絡 .休閒站」,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。
2024
  • 獲傅德蔭基金有限公司資助,推行「葵涌區社區互助計劃2.0」為期五年。
  • 獲滙豐銀行慈善基金透過香港公益金撥款贊助,推行「同行支援.私營安老院前線員工身心健康計劃」,為期三年。
  • 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贊助,推行「鄰里互助.抗逆社區一起創」,為期三年。
  • 獲“南贍佛學中心 贈醫施藥服務”贊助,推行「中醫視診支援劏房戶走出「長新冠」症狀計劃」,為期半年
2023
  • 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,推行「腦友同行‧漁有智寶」居家安老–共建認知障礙友善社區計劃,為期三年。
  • 獲利希慎基金及秀清慈善基金贊助,推行「童視未來2.0  學童驗眼護眼計劃 」,為期三年。
  • 獲環保及自然教育基金贊助 ,推行「綠展外傭」義工計劃 GO Green Domestic Worker
    Volunteers Project ,為期一年。
  • 獲置地公司家基金贊助,推行「劏房家庭確診新冠肺炎後中醫視診支援計劃,為期半年。
  • 獲九龍倉集團捐贈香港公益金撥款,推行「送風·送爽」千戶送涼透「深」計劃。
2022
  • 獲嘉里集團資助,與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合作推行「勞動友善社區計劃」,為期三年。
  • 獲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贊助,推行「基層學童學習支援計劃」,為期一年。
  • 獲 Ryder Industries Limited of Mr Eric Winkler
    贊助,推行「健康家庭.動起來」計劃,為期兩年。
2021
  • 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,推行「有里和睦.情繫互動深水埗」計劃,為期三年。
  • 獲寶血醫院贊助,推行「童視未來1.0 學童驗眼護眼計劃」。
2020
  • 獲香港公益金贊助,推行「社區為本精神健康促進計劃」,為期三年。
  • 獲婦女事務委員會贊助,推行「跳出框框」婦女二次就業計劃,為期一年。
2019
  • 獲傅德蔭基金有限公司資助,推行「葵涌區社區互助計劃」,為期五年。
  • 獲滙豐150周年慈善計劃透過香港公益金贊助,推行「發揮家庭凝聚力、共建社區新資本」計劃,為期兩年。
2018
  • 開辦葵涌居民互助中心
  • 獲香港公益金資助,推行「提升基層勞工減退工作勞損之能力」計劃,為期三年。
2016
  • 活化薄扶林計劃
    (發展局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「活化薄扶林」計劃由明愛投得。計劃主要是復修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至其1919年的原有面貌,把社區文化資產轉化為社會文化資產)。
2015
  • 推動薄扶林社區發展 (與香港檔案學會合作,建立薄扶林村歷史檔案庫,作為香港首個社區層面的嘗試)。
2014
  • 獲傅德蔭基金有限公司資助,推行抑鬱症及早識別及防治 – 社區為本精神健康促進計劃,為期三年。
2012
  • 獲傅德蔭基金有限公司資助,在元朗馮吉鄉開辦明愛城市農夫有機農場。
2008
  • 開辦「城市農夫」有機鮮菇培植計劃 (社區經濟計劃)
  • 獲得公益金撥款二百五十萬元,在港九新界多個地域推行為期三年的社區健康促進計劃,為期三年。
2007
  • 與香港大學合作「社區齊參與」- 天水圍社區經濟發展計劃
2006
  • 開辦南亞裔服務
2005
  • 開辦大坑東基層男士互助中心
2003
  • 開始在深水埗及旺角區推行單親人士服務。
2002
  • 單親家庭互助中心正式投入服務。
  • 推行深入就業援助計劃。
2001
  • 南昌東綜合鄰舍計劃開始投入服務。
2000
  • 朗邊臨屋區加入洪水橋社區發展計劃的範圍
1998
  • 開辦東頭23座社區發展計劃。
  • 開辦明愛漢民/深井/青龍頭社區發展計劃。
1997
  • 開辦長洲西灣社區發展計劃。
  • 開辦旺角(南)社區發展計劃。
1994
  • 開辦亞洲籍外地勞工社會服務計劃。
  • 開辦薄扶林社區發展計劃。
  • 開辦基層組織發展計劃,為基層組織提供服務及培訓。
1991
  • 開辦龍躍頭及油塘社區發展計劃。
1990
  • 開辦興盛/漢民社區發展計劃。
  • 開辦第一個鄉郊社區發展計劃,試驗地點為元朗。
  • 首次嘗試在荔枝角工廠區內推行勞工發展計劃。
  • 開辦柴灣及洪水橋兩個社區發展計劃。
1989
  • 在筲箕灣開辦第一個婦女發展計劃。
1988
  • 小組及社區服務重組成為「小組及社區工作服務」及「社區發展服務」。
1987
  • 開辦西貢沙角尾(臨時房屋)社區發展計劃。
1986
  • 開辦茨菇灣及葵福社區發展計劃。
  • 開辦菲籍人士社會服務計劃。
  • 獲亞洲人權發展聯盟APHD資助,開辦第一個在舊型私人樓宇區內的「南昌青年關社計劃」。
1985
  • 明愛得到社會福利署資助,成立6間社區中心,為弱勢社群提供綜合服務,鼓勵他們自助互助、投入社區。
  • 開辦筲箕灣社區發展計劃。
  • 開辦沙田圓洲角社區發展計劃(第二期)。
1983
  • 獲亞洲人權發展聯盟APHD資助,開辦「樂富青年關社計劃」。
1982
  • 開辦沙田圓洲角(臨時房屋區)社區發展計劃(第一期)。
1981
  • 開辦沙田頭社區發展計劃
1980
  • 開辦筲箕灣山村(聖十字徑村)社區發展計劃。
1979
  • 開辦九龍灣社區發展計劃。
  • 開辦青衣島鹽田區社區發展計劃。
1976
  • 位於青衣島,包括一所青年中心的明愛聖保祿漁民村完工。
19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