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拾圍安歌 — 龍躍頭圍村新娘的末代哭嫁聲》記錄片

每人都有一首屬於自己的主題曲,
是母親在兒時呢喃的安眠曲、是隨意隨心慣哼的小調、是……哭嫁歌,

這七位龍躍頭圍村婆婆的主題曲,
是她們往昔面對被安排的婚姻,將要割捨成長家庭之時,
服從卻不願啞忍的心曲 —
一字一闕,數百年來由待嫁姑娘口傳心授流轉遍地。
直至她們,為圍牆之內留下最後的歌聲。

         舊日圍村,在新娘子出嫁前夕,她們會於娘家屋裡爬梯上閣樓,與陪嫁「阿嬌」(姊妹好友) 共聚惜別。舉頭望月,晦暗中透現出一絲夜光,是前路的茫然,是未卜的明天。分離的傷感,且哭且唱,彼此深知「有梯上閣無梯落」。外人窺探明瓦口下的景象,所看到也僅得缺塊的拼圖。從前在宗族權威之下,哭嫁歌都是一堆隨意即興亂唱而已,旨不過渲染一下氣氛、表現閏女的忠貞,彷彿不外是傳統嫁娶儀式的旁枝。如今,待嫁姑娘早已滿髮斑白,惟不老的哭嫁歌縈繞耳際,仍然猶如新娘昨日傾吐的心聲絮語 — 現就由她們翻開一頁由女性所言的圍村婚嫁歷史。

         近年,明愛龍躍頭社區發展計劃 採用「資產為本社區發展」(Asset 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, ABCD) ,替工作團隊敞開了新天新地,於服務社區龍躍頭「采風」發掘豐富深厚的歷史、文化、生活智慧的寶藏,構築村民與外界交流和參與的平台,期望建立地方身份價值。其中明愛與相交相知三十載的婆婆們,偕同熱心參與的村民與後輩,一起積極記錄快將失傳的圍村哭嫁歌。「哭嫁歌」於2014年列入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,極具人文歷史的保存價值。除此之外,哭嫁回憶亦是年長婦女審視人生經歷與女性自覺的切入點,並鼓勵她們表述自我,促進對外聯繫交流。此五年間,在對象與社區發展的工作過程中,明愛團隊同步實時實地以影像記錄婆婆的心路歷程和世代傳承,一路走來遂成為《拾圍安歌》。

昔日生活情景安歌重現,眼看一地方言文化恐將消逝失落的軌跡,我們嘆息的豈止於過去?我們希望今天又為明日留住甚麼?

查詢有關放影安排:2669 0001
明愛社區發展服務 陳先生